山东以“赛事+”模式推动经济增量,39亿增量凸显赛事经济加速度
近日,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内,一场热闹非凡的时尚体育节“斗汽”三人篮球赛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。球员们的精彩表现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。据悉,此次体育节与青岛国际啤酒节同期举办,共吸引了约8000名参赛者,涵盖了篮球、跆拳道、搏击等13项时尚体育赛事,不仅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生活,也拉动了餐饮、住宿等消费。
据青岛黄发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超群介绍,两大IP的强强联合,推动了资源整合与产业融合,为青岛带来了新的活力。仅今年上半年,青岛西海岸新区已举办62项体育赛事活动,吸引了24万人次参与,拉动消费约2亿元。
那么,如何将体育赛事的“流量”转化为消费“增量”呢?山东各地正在积极探索。5月,济南融创国际体育中心举办的2025PEL和平精英职业联赛春季赛总决赛,催生了“电竞+旅游”新消费场景,电竞主题酒店、沉浸式体验馆等新业态迅速发展。此外,全国“村BA”北部大区赛为烟台招远大户陈家村带来了多元篮球文化,实现了“体育+农业旅游”的融合,助力乡村振兴。
潍坊“V超”足球赛的“90分钟+消费链”模式,让赛场周边形成了完整的商业生态,首周创收2200万元,吸引28万人次,有效拉动了城市经济。从马拉松到帆船锦标赛,从高端赛事到草根联赛,山东通过“赛事+”模式延伸产业链价值,创新打造“好运山东”体育品牌,扩大群众参与基数。
据山东省体育局介绍,2025年上半年,山东共举办受众500人以上的体育赛事698项,为各行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39.46亿元。山东省体育局副局长栾风岩表示,山东将继续优化赛事活动空间布局,打造沿黄河、沿大运河、沿齐长城、沿黄渤海“四沿”赛事发展轴,构建以点带轴、以轴扩面的赛事体系。同时,山东将充分发挥体育赛事在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、经济文化发展及国际影响力提升等方面的综合作用,创新打造赛事消费场景,将赛事“流量”变为消费“留量”、经济“增量”。